《LEAD 文存》 回 LEAD 中国班 回目录 来函至《文存》

对支教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和反思

廖瑾(11期)

支教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支教,这个词是来源于以前中共团委组织的大规模、长时间到农村去从事村小教育的志愿活动。后来,这个词逐渐衍生,目前已经成为任何人志愿到农村去进行若干时间的授课的代名词。

  现在支教成了大学生最热衷的志愿活动之一,但是很少有人去评估这些义务活动除了给义工带来满足感之外,给当地的学生、教师以及教育系统和社区究竟带来了什么改善?

  目前的很多大学生支教已经演变成了无组织、无纪律、无策划、无内容的一个形式化的事情,没有人过问这些人一窝蜂地冲到农村去到底带来了什么效果,只是一味地吹捧这种志愿精神如何伟大,结果导致是否有支教经验成了一些大学生求职时用来标榜的“资历”。

  与学生社团讨论,并且观察现有的一些支教,发现在支教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特指大学生寒、暑期支教活动):

  1. 缺乏与当地教育系统和学校的联系,不了解学校本身的教学内容和安排;
  2. 缺乏有序的组织和管理,不能按照统一的方式对课时、课长进行设计;
  3. 很多支教义工在赴村支教前,没有经过任何授课技巧的培训,没有给小学生上课的经验;
  4. 很多支教义工没有备课,误以为只要自己能辅导小学生功课,就能带课;
  5. 大学生给村小带去的知识无所不包,也等于什么都没有;
  6. 所谓参与式授课,除了形式和课件上越来越花俏之外,没有真正体现到儿童参与;
  7. 大学生支教的课程不系统,缺乏可效仿性,没有给当地教育系统引入教育方式改革的依据;
  8. 支教忽视了与当地教师的合作和示范,对当地教师和教育方法的冲击很严重;
  9. 支教者带去的新鲜玩意,可能使当地儿童产生离乡的渴望;支教者的自身言行以及对问题的个人看法,都可能影响儿童甚至社区的发展;
  10. 除了高兴地玩之外,很多农村孩子什么也没有学到。

  上面虽然说了那么多不足,但是并不是全盘否定支教的优点,只是希望支教除了作为一个城市公民教育的工具之外,还能够给农村的孩子带去一些真正的实惠。

建议:

  1. 大学生支教应该有专门的部门来统筹安排;
  2. 对报名参加支教的义工进行资格评定,鼓励有师范类背景的义工参与支教,无相关背景的必须经过一些基本的授课技巧培训;
  3. 支教义工应该事先备课,并且掐时试讲;
  4. 支教义工教授的内容最好是当地教师所不能教或者力所不逮的,譬如英语、环境教育等;
  5. 支教义工应当设立更加具体并且有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的目标,支教组织部门应该进行教前或教后的评估,以度量目标的达成情况;
  6. 一个支教团队在一个村小的支教人数不宜过多,教授的课程也不宜过分分散,可以集中在一、两个主题下进行授课;
  7. 支教所有课件、道具、案例都尽可能与当地乡土贴近,鼓励当地学生发现乡村的美丽和平凡事物的不平凡之处;
  8. 授课过程可以更生动、更有趣、更具参与性,但是每个课件或游戏都应该是可以达成主题目的的,而不能仅仅是带着孩子们玩——当然带着孩子们,给孩子们带去欢乐也是好的, 但那不是“支教”。

  如何能够给农村的孩子们带去他们所在的环境不太可能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又不打破当地原来已经形成了的教学平衡;既引入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又不打击当地教师的积极性,这些应该是我们不断思考和努力的方向。当然,难,但如果不难,又为什么需要我们去努力呢?

  以上是我对支教工作的一些经验总结和反思,希望有用。

《LEAD 文存》 回 LEAD 中国班 回目录 来函至《文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