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D 文存》 回 LEAD 中国班 回目录 来函至《文存》

从发展工作者到本土文化传承的推动者

春涛(10期)

-泰国文化传承与发展经验的启发

2005年11月25日

  在社区伙伴主办的“文化反思与乡村建设”研讨会上,又遇见泰国的Chatchawan 。

  第一次见面是年初赴泰国访问,考察和学习泰国志愿者服务(英文简称TVS)组织在培养全职青年志愿者参与社会/社区发展工作方面的经验。Chatchawan 是TVS全职青年志愿者项目的第一届学员,上次在泰国他谈到当初作为TVS志愿者的经历和感想,以及20多年来他对发展工作的反思和所走过的不同阶段。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他曾提到,随着他们对发展工作的理解逐步深入,慢慢意识到、也是重新发现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重要性,因而提出建设文化社区的理念。但他未曾提及后来在清迈创办“泰北传统文化学院”的经历,以及在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所开展的工作。这次在南宁的会议上,终于有机会听到Chatchawan就“全球经济一体化下文化传承的意义与挑战”所作的主题发言,以及「泰北传统文化学院」的经验。而私下的交流,让我对他由发展工作者而成为本土文化传承的积极推动者的经历有了更深的认识。他的经历对我们重新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颇有启发。

  Chatchawan的大学时代正是泰国学生运动的一个转折期。经过左右翼激烈的政治冲突之后,泰国民主化进程初步巩固,学生运动也从反政府示威和政治改革运动,转向关注具体的社会问题和社会边缘群体。同时,一些从事社会发展的NGO开始在泰国出现,她们通过开展一些小项目,帮助改善不同的社会边缘群体的生活处境。因为认识到以前的社会运动所采取的大众动员的策略,往往使得社区的人民没有多少空间来参与,所以他们特别强调到实践中学习,以便真正理解这些人民所面临的问题,并帮助减轻她们的困境。当时泰国的大学中有很多社团,组织学生利用周六周日及暑假深入到不同的边缘群体,如城市中的贫民窟、农村社区等,去了解他们的生活处境和面临的问题。Chatchawan在大学期间亦积极参与了这些活动,那段经历对他后来的选择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1980年毕业之后,Chatchawan希望能接着做类似的工作,正好TVS刚成立,并开始招募全职青年志愿者,参与泰国非政府组织的社会/社区发展项目。于是Chatchawan成为TVS的第一批学员,毕业后他加入TVS,负责志愿者的监督与管理。但因为希望做更基层的工作,一年之后,Chatchawan离开TVS,加入FREEICH NOMAN,一家德国基金会,那是1983年。他开始负责在泰北实施一个为期3年的综合农村发展项目,与政府农业部合作。项目开展的活动包括,从社区中挑选有领导能力的农民,对他们进行农业培训;成立社区基金和大米银行(农户各出一份大米,遇有农户缺粮,则可向大米银行借粮,目的是形成农户之间的互助社以解决缺粮问题);推广现代农业科技,新品种等。项目结束之后,Chatchawan去社区回访,发现很多原来项目支持的农户小组都解散了。他问那些带头人,现在情况怎么样?他们说现在不好,很多农民陷入债务之中。他问为什么。农户指着Chatchawan说,是因为你。因为你到我们这里开展工作,我们都跟随你,才产生这些问题的。

  为更深入理解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Chatchawan重新回到社区进行一个详细的评估。评估中,他发现,项目开展之前,农户有当地的猪,当地的作物品种,而他告诉农户那样不好,应该采用新的技术,可以增加收入。因此他为农户提供现代农业科技培训,让他们不再使用当地的品种。但当农户使用外来物种时,他们必须从公司购买种子、化肥和农药,生产成本大大增加。虽然产量有所提高,但价格却低,因为农户没法控制市场。高投入、高产出带来的却是低效益,而为了维持高产量,农民不得不通过借贷来保证种子化肥农药的投入,因此越来越多的农民陷入恶性债务循环之中。更大的影响是,用化肥农药造成土壤退化,河流污染,鱼也逐渐减少。以前农户是为自己生产,项目进去之后,给他们培训,提高他们的商品意识,他们开始想赚更多的钱,于是毁林开荒,扩大种植面积。森林、河流曾为农民提供了多样化的食物,是他们重要的生计基础,但新技术的引入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森林和水源。

  做完评估之后,Chatchawan意识到主流的发展概念有很大的局限,需要一个新的发展概念。当时泰国很多NGO开始反思发展工作中的失败经验,不同地区的NGO走到一起共同讨论这个问题。经过不断的经验交流和讨论,他们得出结论,导致项目的失败是源于单一强调经济发展作为一个目标,而忽略了社区的真正需要。之所以出现这样的偏差,与NGO对社区的片面理解息息相关,因为早期的发展工作者受到主流价值观的影响,而认定社区是处于“未发展”状态,充满文盲、缺乏现代的生产方式和技术,因此“进口”了一套包含知识、物资及现代科技的工作模式,并以自上而下的工作程序和方法传播给社区。而真正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基于社区原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和知识,在这方面NGO有很多不懂的地方,需要向社区学习。因此他们邀请一些学者去研究社区文化,然后到社区里去与NGO、农民共同分享。那时,Chatchawan正好申请到一个两年的资助,得以去到泰北不同的社区学习当地的文化,并研究其与乡村发展的关系。Chatchawan与社区的人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比如有机农业的知识,传统的森林保护和管理知识,传统医药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从社区里发现许多掌握不同的乡土知识或传统技艺的农民,他们凭着一种对族群传统文化本能的热爱,而不自觉地充当着族群文化的传承者。两年之后,Chatchawan将项目扩展到北部3个省,并逐渐地形成了一个关注本土文化的网络。

  这些行动、反思和交流,在泰国逐渐开启了一个以“文化为本”的社区时代。越来越多的发展工作者开始重视社区教育、社区历史和本土文化。社区工作也更多地注重从本土文化和智慧中去寻求答案,更积极地支持和推动当地社区运用乡土知识来解决问题,将乡土知识应用在社区森林管理、传统医药、有机农业等各个方面。

  1996年,为庆祝清迈700周年纪念,政府组织了一个庆典活动。清迈是LANNA文化的中心,以前曾是个独立的王国,包括北部8省。700年前,来自山地的先民创建了该王国,150年前才成为泰国的一部分。借这个庆典活动,Chatchawan与一些学者、资深民间教育家、商业团体以及很多Lanna文化活动小组组织了一次对Lannan传统文化的反思,回忆Lanna的历史,它的生活方式,过去繁荣的传统和文化,以及对新一代的意义。这些活动和反思,创造了更大的社会空间,也催生了许多新的关注Lannan文化的团体。之后这个关注Lannan文化的网络倡议成立“Lannan文化智慧传承节”。从1997年-2001年,清迈大学的学者和民间组织、政府、艺术家等共组织了5次LAMNA传统文化节,社区的长者和智者都被邀请参与文化节,这个节日为社会工作者和社区提供了一个全面理解本土知识和文化的空间。

  在2000年举行的第四届Lannan文化节之后,Chatchawan和一些朋友决定创建一所“Lannan传统文化学院”,希望把民间各种丰富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年轻人。经过几年的发展,学院在本土文化的传承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它支持本土的智识之士在不同的场所传习本土知识和文化,用论坛的形式向公众展示传统知识的智库,制作多媒体产品以传播传统知识和文化,开发乡土知识课程,建立覆盖泰国的另类教育网络,开展青年夏令营和志愿者项目,让年轻人到社区中去学习生活知识,了解社区的历史、生计,接触传统的智慧及文化艺术,让年轻人在一起相互交流对Lannan生活方式的意见和看法,并把Lannan的传统文化和当地智慧应用在当下的生活方式中。他们期待着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能帮助泰国人民尤其是年轻人建立信心去继承过去的生活方式,并有能力根据不断变化的环境进行调整,也期待着以文化为本的社区建设的扩展,能够创建出一个真正可持续的社区生活模式。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泰国经济的崩溃,亦成为一个契机在泰国社会引发出更广泛和深入的对于全球化和传统文化的反思。很多人开始质疑跟随西方的发展模式是否是一个被误导的发展方向,而更加意识到重新认识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为外来的主流文化已经摧毁了简单的Lannan生活方式,让原来相对自给自足的社区越来越依附于外部市场,年轻的一代又容易被新的文化引诱,因此社区不能利用他们的文化和知识在不断改变的社会中去开辟另类的选择。在对全球化的反思中,Chatchawan说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在会议的发言中,Chatchawan特意指出,资本的全球化背后隐含的是一系列的价值观,是将个人物质欲望的满足凌驾于一切价值之上,崇尚个人主义和完全竞争,让消费主义大行其道,导致对自然的征服,资源被货币化,文化被商品化,看似解放了人类的欲望,却反而将人类的心灵深深束缚于欲望之中。而社区的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尊重自然,尊重人类,社区的自助和互惠,它追求的价值是美德、优美,觉悟和心智。传统的生活方式注重精神与物质、心灵与肉体的整合与平衡。

  Chatchawan想告诉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是重新塑造我们生活方式的过程。从他的经历出发,他也告诫我们对传统和新思潮都不要抱有浪漫的期望,但是只有知道了我们从哪里来,才会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把握我们将向何处去。

  后记:写完这篇文章,心情有些激动,也许别人读完不一定有这样的感觉,我也的确感到自己还无法做到在一篇短文中将心中的感受完整而清晰地表达。然而Chatchawan讲述的在他的国家所发生的变化,象一面镜子,让我也看到在自己的祖国那些可能不为人所注目的地方正在发生的一点一滴的变化,正如同地底下无数的潜流,期待着有一天它们会汇聚在一起,共同开创出一个新的文化气象。而这一切的发生,我想,还有赖于我们不断地往回溯源,重新寻找我们的文化之根,它必定不是藏在古书之中的哲理名言,而更可能是散落在不同的社区里、并体现在生活之中的传统智慧。至此,我方才明白为什么长久以来心中总有某种冲动让自己不断地沉潜下去。

共鸣

张贴人: 张激 2007-07-04 01:42
春涛,我是8期的张激.读了你的文章有强烈共鸣."对传统和新思潮都不要抱有浪漫的期望"一段文字,正是我此时期在感悟的;对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同时获得古今中西比较的新认识也是我近年来的乐趣所在.你介绍的泰国Chatchawan真了不起.有机会向你学习,若有类似的活动也劳驾能通告:),还有,你是否也在从事类似的工作呢?我很愿意做志愿者:)

远方的美丽与手捧的珍贵

张贴人: 匿名用户 2007-07-16 06:10
春涛,我有一点儿可能看起来有些“反动”的观点:从事发展工作,无论哪家国际的或国内的组织。我想原始的初衷应该还是提高项目点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chatchawan曾经的失败例子只能说明项目设计不周考虑欠妥,不能从其个案来说明外部的发展的意愿和整体是不好的是失败的。传统文化固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但原著民有在不同的生活方式之间自主做出选择的权利。否则,苦心营造起来的传统文化氛围,或许一夜间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引发的物质欲望及其日渐增高的可获得性面前土崩瓦解。
我们都能看见远方的美丽,却常常忘了手捧的珍贵。你对物质的不屑、欲望枷锁的挣扎和土著对传统的漠然,对贫困的反抗是一样的。或许,都应该从珍惜已有的开始。
《LEAD 文存》 回 LEAD 中国班 回目录 来函至《文存》